小松挖掘機在中國生產的成本竟比日本還要高(獨家)
世界第二大工程機械制造商、日本小松制作所(Komatsu)社長坂根正弘透露,該公司某些型號的挖掘機在中國生產的成本竟比日本還要高5%,也高于主要工業(yè)化國家。這主要是由于某些關鍵部件無法從中國廠家批量購得而必須直接從日本運到中國,成本就是這樣增加上去的。
國際會計公司畢馬威(KPMG)常駐香港的主管湯姆·斯坦利(TomStanley)指出:“中國的供應鏈仍然非常原始,尤其對于某些種類的產品而言。進入中國的制造商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供應鏈)本地化,對成本關系重大?!?br>
大多數在中國開展經營的企業(yè)需要考慮三個因素。
首先,假如找不到高效率的當地供應商,那么在中國設廠的企業(yè)就只能大量進口零部件。這樣,它們就必須承受各種額外的成本,如進口關稅和航運費用,并且貨物在遠程運輸途中遭到耽擱的風險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瑞士/瑞典工程集團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路義普(PeterLeupp)介紹說:“在中國當地購買部件,企業(yè)可以節(jié)省20%至30%的部件開支。”該公司在中國的工廠每年生產價值12億美元的產品,一半的零部件來自中國當地的供應商。但正如世界領先的“等速萬向節(jié)”制造商GKN公司上海業(yè)務副總經理喬治·亞當(GeorgeAdam)指出:“這地方好的轉包商不夠多,就算我們真的找到一家,對方也很可能是各大公司搶著要的對象,這就意味著我們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走。結果,我們自己內部制造的東西之多,超出了我們的意愿,也違背了我們的目標,即把相當大的一部分業(yè)務建立在采購外來零部件的基礎上?!?
其次,假如外國部件供應商在技術上領先,而它們的中國競爭對手一時還無法企及,那么這些外國企業(yè)就能保持競爭優(yōu)勢,至少在中國人趕上之前會是如此。
第三,許多中國供應商的拙劣表現(xiàn),或許能說明為什么這么多的西方部件制造商正紛紛涌入中國,尤其是在重工機械制造之類的產業(yè)。這些西方供應商在中國進行生產,能更靠近客戶,也有助于提高中國整體質量標準。
目前,這種情況正在發(fā)生變化,中國與其它汽車制造中心之間的成本差距正在縮小。但在這種差距完全消除之前,許多在中國從事重工制造的外資企業(yè)仍然無法獲得削減成本潛在的全部效益。